-->
淮南子·齐俗训-抖音百科
《淮南子·齐俗训》是《淮南子》中体现经济思想的篇章[1],是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编纂[zuǎn]的[2]。《淮南子·齐俗训》论述整治社会风俗,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的问题[3],详细论述了如何遵循自然无为之道来安定社会秩序[4]。 作品原文
原文(节选)
淮南子·齐俗训
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性失然后贵仁,道失然后贵义。是故仁义立而道德迁矣,礼乐饰则纯朴散矣,是非形则百姓眩矣,珠玉尊则天下争矣。凡此四者,衰世之造也,末世之用也。夫礼者所以别尊卑,异贵贱;义者所以合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际也。今世之为礼者,恭敬而忮[zhì];为义者,布施而德。臣以相非,骨肉以生怨,则失礼义之本也,故搆而多责。夫水积则生相食之鱼,土积则生自宂[rǒng]之兽,礼义饰则生伪匿之本。夫吹灰而欲无眯,涉水而欲无濡,不可得也。古者,民童蒙不知东西,貌不羡乎情,而言不溢乎行,其衣致暖而无文,其兵戈铢而无刃,其歌乐而无转,其哭哀而无声,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无所施其美,亦不求得。亲戚不相毁誉,朋友不相怨德。及至礼义之生,货材之贵,而诈伪萌兴,非誉相纷,怨德并行,于是乃有曾参孝已之美,而生盗跖[zhí]、庄蹻之邪。故有大路龙旂[qí],羽盖垂緌[ruí],结驷连骑,则必有穿窬[yú]拊楗、逾备之奸;有诡文繁绣,弱緆[xī]罗纨,必有菅屩[juē]跐踦、短褐不完者。故绣高下之相倾也,短修之相形也,亦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