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村又名“红岩嘴”,重庆市渝中区化龙桥街道管辖社区。于2012年6月成立,是由原红岩村社区、江南村社区以及黄桷[jué]村社区(部分)组成,东临重庆小镇,西与沙坪坝区(滴水岩)交界,南靠石油路街道,北与江北区隔江相望。辖区占地面积约0.7平方公里。[1] 1939年5月初,日机大轰炸,机房街70号被炸毁,董必武、博古等率领南方局和办事处大部分同志迁往红岩,散住在农场工人宿舍和堆放柴草杂物的几处茅草房里。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全部迁此办公。地方当局将这里的门牌号编为红岩嘴13号(1945年改为红岩村13号)。从此,红岩村这片红色的土地就成为革命的象征。红岩村是抗战期间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陪都重庆办事处所在地。1945年8月国共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主席曾在此居住。[2]1958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建立并对外开放。1963年3月,国务院公布此楼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5月,红岩村社区当选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 。[1] 红岩村社区的主要景点有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红岩革命纪念馆等。[1]
红岩衍生的艺术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红岩》、歌剧《江姐》、影片《烈火中的永生》、歌曲《红梅赞》等。长期严酷的革命斗争铸就的红岩集体,铸就光照千秋的红岩精神。[2]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