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塔尼公国

法兰西国家的历史区域
布列塔尼公国是法兰西国家的一个历史区域,建立时间为公元939年,首都南特,所属欧洲,官方语言为布列塔尼语,直到15世纪,布列塔尼是完全独立的公国,处于法国英国两个大国的影响下。1499年,布列塔尼女公爵布列塔尼的安娜(布列塔尼语:Anna Vreizh)嫁给法国国王路易十二,此后布列塔尼失去了自治权。1547年,布列塔尼公国正式成为法国的一部分。
布列塔尼公国南至卢瓦尔河,西至诺曼底,大部分边界为海岸线。如今当地的居民大部分已被法国人同化,只有部分农村地区还在以布列塔尼语作为母语。

简介

布列塔尼是法兰西国家的一个历史区域,在高卢与其后的罗马时代,该地被称为"阿莫利卡(Armorica)"。5世纪的日耳曼民族大迁徙时,大批逃离不列颠岛的不列颠人(主要是康沃尔人)徙入,他们不但带来了海岛凯尔特人的文化,也将该地改名为"布列塔尼(Brittany)",意为"小不列颠"。
罗马帝国崩解以来,布列塔尼便开始在行政上脱离了整个高卢,因此,当整个高卢转化为法兰西时,布列塔尼仍旧被排除在新生的法兰克王国之外。此时的布列塔尼人拥有自己独立的王国,一直到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时,布列塔尼才在行政上,回归高卢(这时称为法兰克)的统治,但此时的布列塔尼仍保有很强大的自治权利,而他们的领袖,也从国王改为了公爵。此后,随着法兰克帝国(与其后的西法兰克王国法兰西王国)王权的衰弱,本来在文化上就不同于法兰西王国其他封邑的布列塔尼,再度成为一个仅在名义上臣属于法兰西国王的封邑(此时布列塔尼对法兰西的关系,可从时而称王,时而称公的情况,得知其与法兰西王国关系呈现出若即若离)。10世纪以后,靠海的布列塔尼也如同欧洲其他地区一样,遭受到维京人(与其后的诺曼人)的侵袭,而饱受劫掠。到了12世纪,统治安茹的金雀花家族逐渐崛起,出身该家族的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便利用机会,让自己的三子杰弗里与布列塔尼公爵柯南四世(Conan IV)之独生女康斯坦斯(Constance)结婚,从而将该公国牢牢掌握到自己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