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县

湖北省鄂州市古称
武昌县领域约有今鄂州黄石大冶三市。在武昌县城设武昌郡,管辖武昌、江夏沙羡、下雉、兴国柴桑(九江市西南)、寻阳(九江)七县。郡治 县治均在今城区。吴黄龙元年(229年)四月,[1]孙权即帝位于武昌。从此,武昌不仅是郡、县的治所,而且是孙吴国都,江南地区的政治中心。都城遗址至今尚明晰可见。

简介

三国分立时,孙权于魏黄初二年(221年)自公安迁来鄂县,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县,这是本地称“武昌”的开始。驰名中外的武昌鱼[2],即由此而得名,武昌鱼是原只产于鄂州

历史发展

西晋时,本地仍然是武昌郡郡治所在,先属荆州,后属江州。其时,原属武昌郡的寻阳柴桑二县先后分出,并合置为寻阳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分武昌县为武昌、鄂两县,鄂县治所在今大冶市西[fàn],两县隶属荆州武昌郡。元康元年(291年),武昌郡划属江州。东晋建武元年(317年),江州治所设在武昌(今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