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教育论文,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文献。一般认为是中国战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作者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1][2] 《学记》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理论思维的形成。[1][2]
作品原文
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ǎo]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