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波战争(1654-1667年),又称十三年战争或第一次北方战争,是沙皇俄国与波兰立陶宛联邦之间的最后一场大规模冲突。战争起因为俄国利用乌克兰哥萨克起义对波兰发动的兼并乌克兰。战争以波兰的失败和乌克兰被俄、波两国瓜分而告终,标志着俄国崛起的开始。[1][2] 俄波战争(1654—1667)后,沙俄又将领土扩展到左岸乌克兰。[3]
背景
生活在第聂伯河下游草原地区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兰的逃亡农民和城市贫民,形成以捕鱼、狩猎、畜牧和农业为生的自由流民,号称哥萨克。哥萨克人为争取波兰王国的入册权,不断要求增加在册人员数。然而,波兰政府由于财政匮乏,无法满足要求,乌克兰哥萨克人起义连绵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