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西拉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刘西拉(1940年1月-2023年12月21日),出生于重庆,中国土木工程学家和工程教育专家,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以及工程结构可靠性研究。[1]
刘西拉1963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两年后获清华大学工程结构教研组硕士学位。1981年,刘西拉被选派出国留学,4年后于美国普渡大学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回国工作,于1986年起在母校清华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于1992年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1998年,刘西拉进入上海交大任职,担任上海交大建工与力学学院副院长、土木与建筑工程系主任,兼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主讲教授,于2001年任上海交大责任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同济大学兼职教授等职。[1]2015年,刘西拉参加了在台北举行的亚洲与太平洋地区工程学会联合会(FEIAP)第三届学术会议和第23次全体会议。[4]2023年12月21日17时32分,刘西拉在上海逝世,享年83岁。[1]
作为土木工程专家、工程教育专家,刘西拉在科研方面发表了论文及研究报告450余篇、著作5部,培养了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百余名。刘西拉于1985年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结构科研奖,被誉为美国土木工程界有突出贡献者;1994年被任命为国家攀登计划“重大土木与水利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曾负责起草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结构工程学科发展战略”、“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和中国科协“2020年中国工程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13年获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授予“卓越工程教育奖章”。[1]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