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鼢[fén]鼠(学名Eospalax fontanierii)是一种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的小型哺乳动物,属于鼹形鼠科凸颅鼢鼠属。该物种与中华鼢鼠Eospalax fontanierii相似,但体形较中华鼢鼠粗圆,四肢较短粗。成体高原鼢鼠头部至尾部长度呈灰棕色,腹面较背部颜色更暗,而幼体及半成体则为蓝灰色或暗灰色。 高原鼢鼠长期生活在黑暗、封闭的环境中,不冬眠。它们主要采食植物的地下根系,一年仅繁殖一次,每胎产仔数为1-6只。高原鼢鼠主要栖息于高寒草甸、草原化草甸、高寒灌木丛、高原农田、荒坡等较湿润的河岸阶地、山间盆地形地、滩地和山麓缓坡。 高原鼢鼠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形态特征
高原鼢鼠体形粗圆,体长160-235mm,体重173-490g,吻短,眼小,耳壳退化为环绕耳孔的皮褶,不突出于被毛外。尾短,其长超过后足长,并覆以密毛。四肢较短粗,前后足上面覆以短毛。前足掌的后部具毛,前部和指无毛,后足掌无毛。前足的2-4指爪发达,特别是中(3)指爪最长,后足趾爪显然小而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