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

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
1
4
张仪(?一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运城万荣)人,中国战国时期政治家、外交家、纵横家,早年师从鬼谷子,主要以连横之术破合纵之策。[1]
秦惠文君九年(公元前329年),张仪初入秦国作为秦惠文君的客卿,后被封为国相。前328年,与公子华拔魏蒲阳;前325年,魏、韩两国互尊为王以抗秦,张仪率兵攻占魏国的陕(今河南陕县);前324年,张仪拥戴秦惠王正式称王,更年号为秦惠王元年。前316年,张仪与司马错灭蜀,并乘机攻取巴,设立巴郡、蜀郡和汉中郡。[2][3]张仪任秦相之后,多次出使山东六国,以连横之策游说山东诸国,以破合纵之策,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变为连横事秦,[4][5]后被秦惠文王封为武信君。[6][3]前311年,张仪出使燕国未回而秦惠文王死。次年,秦武王即位,与张仪不和。张仪害怕被诛杀,于是逃到了魏国,任魏国国相。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张仪在魏国去世。[2]

生平经历

出师入道

师从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