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木那尼峰-抖音百科
纳木那尼峰,又名乃木那尼,是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最高峰,海拔7694米。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普兰县境内,东经81.3度,北纬30.4度。与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峰相距约100千米。纳木那尼峰,藏语意为“圣母之山”或“神女峰”,系由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组成的孤立山峰,峰顶终年积雪,周围现代冰川发育,共有58条冰川,面积79.81平方千米,多为山谷冰川和冰斗山谷冰川,其中多游冰川最大,长8.5千米,面积8.89平方千米。纳木那尼峰方圆约200平方千米,由6条山脊组成,山脊线上有数十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西面的山脊成扇状自北向南排列,坡度较缓和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山峰之一。[1][2][3][4] 命名
纳木那尼峰的名称有多种,包括Gurla Mandhata、Naimona'nyi和Namu Nani。Gurla Mandhata是印度语的罗马化形式,据说来源于一个靠近山峰的山口和印度神话中的国王Mandhata。Naimona'nyi是藏语拼音,意为“传统藏医”或“黑色的石板”,在中文中有时被翻译为“女神山”。Namu Nani是中文拼音,意为“纳木那尼峰”。 攀登历史
早在一个世纪以前,这一地区就为各国探险家所注意。纳木那尼峰自19 05年英国人汤姆、乔治、朗斯第一次试登 后,日本、奥地利等许多国家的登山家们都进行过多次尝试,但均未成功。1985年5月26日、28日,中日联合登山队的金伎喜、松林公藏等13名队员,才首次沿纳木那尼峰的西北坡扎龙玛龙巴冰川登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