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义墓

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田义墓是中国第一座以宦官历史为题材的专题博物馆,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村80号,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墓园占地面积0.6公顷,依山势顺次建有门楼、石像生华表[líng]星门、碑亭、显德祠、寿域门、石供桌、墓碑、宝顶等。田义墓是明代墓园建筑艺术的缩影,也是考察明代宦官制度的实物见证。墓园保存较完好、规格较高、石刻较精美,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保存最完好、规格最高、石刻最精美的明代太监墓,同时也是全国首座对外开放的明清宦官墓园。田义墓于1998年9月10日作为宦官文化陈列馆对社会开放,2001年7月12日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2]

建设背景

田义墓又称慈祥庵、石香炉庵,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翠微山脚下,模式口大街80号,北距法海寺约1华里,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保存最完好、规格最高、石刻最精美的明代太监墓,同时也是全国首座对外开放的明清宦官墓园。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简介田义墓在法海寺西南500米处,是中国的第一座以宦官历史为题材的专题博物馆——田义墓,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田义墓
田义墓由墓园展区、宦官文化陈列室和田野石刻展区三大部分组成。田义墓建于明代,墓主田义为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太监,官阶正四品。墓园区内现有5座太监墓,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占地面积最大,规制最高的,石刻最为精美的宦官墓。从田义墓的占地面积、石刻的大小和种类看均已越制,尤其是华表须弥座束腰八面浅浮雕,不仅证明了明代贵族官僚常常超过礼制的丧葬习俗,而且证明了宦官在明代的专权和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