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纳投影

彭纳投影
彭纳投影,又称等积准圆锥投影,是由法国工程师彭纳(Rigobert Bonne)于1752年设计的一种等积伪圆锥投影。该投影法的命名来源于彭纳本人,他是一位经常使用的法国水利工程师。彭纳投影的特点在于中央经线和标准纬线保持为直线,其他经线则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纬线表现为同心圆弧,且所有纬线均保持长度不变。彭纳投影通常用于制作大洲图,尤其是中纬度地区的小比例尺区域图。[1]

投影特点

彭纳投影是一种等积伪圆锥投影,属于等积投影类别。在这种投影下,地图上任何图形的面积与其对应的实际地面面积相等,即面积变形为零。为了维持等积条件,需要确保面积比等于1。彭纳投影的变形分布规律显示,中央经线和中央纬线是无变形的线条,远离这些线的区域变形会增加。此外,彭纳投影还被称为“战争档案投影”(Dépôt de la Guerre projection)或“西尔维纳斯投影”(Sylvanus projection),因为它们曾被用于军事目的的地图制作。[2]

圆锥投影

圆锥投影是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得圆锥面与地球表面相切或相割,从而将地球表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随后,圆锥面沿着一条母线展开成平面。圆锥投影可以根据圆锥面与地球面的相对位置,分为正轴圆锥投影、横轴圆锥投影和斜轴圆锥投影。其中,正轴圆锥投影是最简单的类型,其经纬线形状简单明了,称为标准网。纬线呈现为以圆锥顶点为中心的同心圆弧,经线则是由圆锥顶点向外辐射的直线束。圆锥投影适用于描绘中纬度地区的东西向延伸地形,因其经纬线形状简单,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比例尺地图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