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楼街道

山东济南市历城区下辖街道
洪家楼街道地处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心城区,南起花园路,北至胶济铁路,东起二环东路,西至山大路,面积1.44平方公里,辖7个社区[a][1][3]是济南市东部智力密集区、繁华商贸区、人文景观区和居民居住区。[4]
史实记载,洪家楼得名于明代一位姓洪的御史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的《山东通志•疆域志》中记载:“洪家楼在县东7里。明洪侍御别业,后为尹象贤书楼。”由此可知,洪家楼因洪氏别墅之楼而得名,它建于明代。其故址至今已无存。清乾隆《历城县志》称其为“红家楼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张马乡南保全一:洪家楼”的记载。[4]
洪家楼街道辖区内有山东大学、济南艺校、历城三中、洪楼小学等7处学校,有大润发超市贵和购物中心七里堡蔬菜批发市场等设施齐全的商贸物流中心,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家楼天主教堂和具有现代气息、风格独特的洪楼广场,有海蔚广场、彼岸新都、花园小区等高中档居民生活居住区。[4]洪家楼街道先后荣获“全国社区服务示范街道”“国家安全社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1]

历史沿革

“洪家楼”得名许多人认为是因辖区内的洪家楼天主教堂而得名,但沿历史长河追溯,史实记载,洪家楼得名于明代一位姓洪的御史。清雍正七年(1729年)的《山东通志.疆域志》记载:“洪家楼在县东7里。明洪侍御别业,后为尹象贤书楼。”“侍御”又称侍御史,负责督察和巡视各级官吏;“别业”,即别墅。洪家楼因洪氏别墅楼而得名,全句的意思是,洪家楼位于历城县城以东7里之处,是明朝洪侍御的别墅,后来成为尹象贤书楼。洪家楼建于明代。其故址今已无存。清乾隆《历城县志》记为“红家楼庄”。洪家楼比天主教堂早200余年。聚落形成之初,洪家楼居民稀少,仅有洪、司、闫、邵姓4户居民。20世纪初,因洪家楼天主教堂的修建,吸引了来自6个省72个县的能工巧匠。他们长于雕刻、木工。天主教堂建成后,他们绝大多数扎根在此,安家落户、繁衍后代,洪家楼渐渐形成了100余户的居民聚落。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张马乡南保全一:洪家楼”的记载。由此可知,洪家楼比天主教堂早有200余年。今洪家楼社区由原洪家楼村改建,有778户、2383人。70余种姓氏的居民在此居住。如今的洪家楼社区,先后进行了旧村改造、腾笼换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集体经济逐渐发展壮大,居民都住上了宽敞舒适的楼房,过上了富裕充实的小康生活,成为集居住、商业、购物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