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绥镇又称榆林镇,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也是明朝与蒙古人交战最频繁的地区之一。[2]初治绥德州(今陕西绥德县),成化七年(1471年)移治榆林卫(今陕西榆林县)。此后通称榆林。[3] 建造背景
“土木之变”后,榆林逐渐成为蒙古势力从河套进入陕西内地的桥头堡。天顺二年(1458),蒙古部落进攻榆林,明朝设立延绥镇,命延绥守将都督佥[qiān]事张钦充总兵官,佩“征虏副将军印”,便宜行事,军法从事,相机战守,延绥镇由此建立。在延绥镇建立之前,明朝已经先后建立甘肃镇、宁夏镇、宣府镇、大同镇、辽东镇、蓟[jì]州镇,与此后建立的延绥镇、陕西镇、山西镇,合称“九边”。延绥镇最初设在绥德卫,管辖延安卫、绥德卫辖境,而榆林这时尚仅设置城堡,不是防御的主要地区,故而称“延绥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