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证

出入境的一种许可证明
签证(英文名:Visa)是一国政府机关依照本国法律规定为申请入出或通过本国的外国人颁发的一种许可证明。[1]
中国在清朝以前,护照、签证不做区分,外国人入境,经批准后由州府下发一张护照。[3]欧洲在19世纪之前也没有正式的“签证”概念。在中世纪,法国人横穿欧洲到俄罗斯,一路上并不需要签证。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各国之间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日益增强,签证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正式记载了有关签证的规定并影响之后各国签证颁发的样式和制度。[4][3]1949年12月5日,新中国第一份签证诞生。1956年5月19日,中国与捷克斯洛伐克就互免持外交、公务和特别护照人员签证达成协议。这是新中国与其他国家达成的第一份互免签证协议。[5]2013年7月3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该条例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2]2024年全年,中国移民管理机构签发外国人签证证件259.7万本次、同比上升52.3%,免签入境外国人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6]截至2025年4月18日,中国与157个国家缔结互免签证协定。中国公民持所适用的护照前往下列国家短期旅行通常无需事先申请签证。[7]
经历两百年的演变,签证的样式从图章式、另纸签证、贴纸签证,发展到纸质签证与电子签证并存的阶段。[4][a]世界各国的签证一般分为入境签证和过境签证两个类别,有的国家还有出境签证。根据持照人身份、所持护照种类和访问事由不同,一般将签证分为外交签证、礼遇签证、公务签证和普通签证四种。[1]签证在一国查控入出境人员、保护国土安全、防止非法移民和犯罪分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签证通常是附载于申请人所持的护照或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上。在特殊情况下,凭有效护照或其他国际旅行证件可做在另纸上。[1]

名词释义

签证(Visa)是一国政府机关依照本国法律规定为申请入出或通过本国的外国人颁发的一种许可证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