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

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克拉克·伦纳德·赫尔(Clark Leonard Hull, 1884年5月24日-1952年5月10日),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逻辑行为主义创始人。他以与爱德华·托尔曼的辩论及其驱动理论而闻名。赫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理论和动机,试图通过行为科学定律来解释这些现象。他的主要作品包括《死记硬背的数学演绎理论》(1940年)和《行为原理》(1943年),后者确立了他对动物学习和条件反射的分析成为当时主导的学习理论。赫尔的模型用生物学术语表达,涉及生物的需求、驱动力和目标导向行为。他最著名的是“目标梯度”效应或假设,即生物在达到驱动力对象的最后阶段会投入不成比例的努力。2002年发表的《综合心理学评论》调查将赫尔评为20世纪引用最多的心理学家中排名第21位。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赫尔于1884 年 5 月 24 日出生在纽约州阿克伦的一座木屋里。他的父亲很有权力,脾气暴躁。他的父亲基本上没有受过教育,并在 15 岁时与他的母亲结婚,母亲是一位来自康涅狄格州的害羞女人。克拉克的父亲没有接受太多的教育,因为他的父亲小时候工作量很大,所以他没有接受过太多的教育。没学会读书,最终是由他的妻子教的。三四岁时,赫尔和家人搬到了密歇根州的一个农场。在这里,他和他的弟弟韦恩通过做体力劳动和做家务来帮助农场。
赫尔在西克斯村的一所只有一间教室的小型学校接受教育,那里大约有二十到三十名学生。他经常缺课去农场干活。他很早就表现出对数学的熟练程度,但发现语法有点困难。当他11或12岁时,他被一个名为基督教十字军的宗教团体强迫皈依基督教。这次经历使他重新思考自己的宗教身份,最终完全放弃了宗教。17岁时,他通过了教师考试,成为一所类似小校舍的教师。他的宗教危机和他的教学经验相结合激​​发了他寻求进一步的教育。他在西萨吉诺县的一所高中就读,与学校校长住在一起,以换取做家务。赫尔的无神论几乎导致主管把他赶出去,但他的妻子让他重新考虑。高中毕业后,赫尔离开了学监,但一直与他保持联系,直到他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