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德县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辖县
化德县源于论语“崇尚礼仪,化而为德”,[3]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辖县,位于乌兰察布市最东端。该县北连镶黄旗,西面和南面与商都县隔山相望,东部与河北省康保县接壤。[4]化德县县域总面积2534平方公里,全县辖3镇3乡,86个村委会、9个社区、293个自然村,在册人口15.77万人,常住人口9.52万人,其中农村常住人口3.86万人、城镇常住人口5.66万人。该县境内有蒙古、汉、满、回等27个民族。化德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治区深度贫困地区之一;[5]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6]2020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经研究,同意化德县退出贫困旗县序列。[7]
化德县地处中温带,属于典型的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3.2℃左右,无霜期110天左右,年均降雨量300毫米左右。其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8%,PM2.5值常年低于30微克,是避暑、避霾的理想胜地。化德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同时地域广阔、土地肥沃、日照充足,有得天独厚的农业条件,已成为面向京津冀重要冷凉蔬菜生产基地之一。[8]化德县也是经典红歌《十五的月亮》的原创之地;有新旧石器过渡期的标志性文化——距今8600年的裕民文化,出土的圜底釜由专家推荐为“中华第一釜”;金界壕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还有四麻沟遗址、张库古商道、嘉卜寺尔古驿站、秋灵沟原守备一师驻地旧址;有民乐淖、黄羊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
2021年,化德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0.09亿元,增长0.7%。[9]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7.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8.1%。[10]

历史沿革

化德县境域从战国至两汉属匈奴漠南之地,三国两晋时隶属鲜卑,隋、唐、五代隶突厥、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