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文俊

元末南方红巾军将领
倪文俊(?—公元1357年),号蛮子,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后迁居黄陂(今武汉黄陂区),元末南方红巾军将领。[1][2][3]
倪文俊出身渔民,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随红巾军领袖徐寿辉起义,率红巾军攻克蕲水(今湖北[]水),拥立徐寿辉为帝,建立天完政权,并出任丞相[2]元朝派驻守湖广的藩王宽彻普化出兵攻打天完,但被倪文俊率部击败。[1]次年,倪文俊攻占湖广行省首府武昌。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元军发起反击,接连攻占蕲水武昌、汉阳,天完政权四百余人被俘。倪文俊与徐寿辉逃回沔阳湖中,利用湖中地利继续抗击元军。[2]次年,另一只起义军张士诚大败元军,倪文俊趁机壮大队伍。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正月,倪文俊攻克[miǎn],宽彻普化率军水路并进攻打倪文俊。宽彻普化的战船在汉川县鸡鸣[chà]搁浅,倪文俊发起火攻,大败元军。元顺帝招抚倪文俊,遭到倪文俊拒绝。七月,倪文俊再次攻克武昌、汉阳等地,并在汉阳修建宫殿,准备定都汉阳。[4]次年正月,徐寿辉至汉阳,汉阳成为天完农民政权的都城[2]随后,天完政权控制长江流域,但此时天完政权发生内乱。[3]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九月,倪文俊欲杀徐寿辉未果,逃至黄州后反被黄州守城将领陈友谅所杀,陈友谅由此控制天完的军政大权。三年后,陈友谅杀害徐寿辉,天完政权灭亡。[2]
历史学者刘孔伏认为,倪文俊在元末红巾农民大起义中,表现出农民革命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慨 ,为天完政权的创建 ,保存以及再起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从倪文俊图谋杀害徐寿辉来看,倪文俊也可称之为农民起义的背叛者。[5]

人物生平

红巾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