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四世,全名:拿破仑·欧仁·路易·让·约瑟夫·波拿巴(Napoléon Eugène Louis Jean Joseph Bonaparte),生于1856年3月16日,逝于1879年6月1日,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与皇后欧仁妮的儿子,也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皇太子。但未正式登基为帝。[2]
拿破仑四世出生于巴黎的杜伊勒里宫,自幼便接受了严格的军事和政治教育,旨在培养成为未来的帝 国统治者。他早年便展现出对军事的浓厚兴趣,并在普法战争期间随同父母流亡英国。在英国期间,他进入伍尔维奇皇家军事学院(现为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深造,专攻炮兵、马术等军事技能。成年后,拿破仑四世积极投身军事,渴望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才能。1879年,南非祖鲁战争爆发,他毅然决定加入英军,以积累实战经验。同年6月1日,在率领侦察小队深入祖鲁兰执行侦察任务时,他遭遇了祖鲁人的伏击。拿破仑四世英勇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不幸阵亡,年仅23岁。[2] 人物生平
在普法战争爆发初期,欧仁陪伴他的父亲到前线,在萨尔布吕肯与普军正面交锋。不过,随着法军屡见败绩,欧仁逃离法国,与母亲一起到达英格兰肯特郡的Chislehurst(今大伦敦东南部)。他父亲在1873年于该地去世后,波拿巴主义者宣称欧仁为“拿破仑四世”。在流亡英国期间,英国皇室曾考虑他与维多利亚女王的最幼女比阿特丽丝公主的婚事。 欧仁后来就任英军的军官,并自愿到祖鲁兰出征。在侦察期间,他被祖鲁人突袭并刺死。证据显示他生前曾以左轮手枪反抗,直到弹药耗尽。他的死讯令法国震惊,他与祖国的军事联系上沟通不好,因为他是波拿巴家族恢复皇朝的最后希望。祖鲁人后来宣称如果当时他有表现出他是法国皇室,就不会杀了他。之后一度有传言沸沸扬扬,暗指英国 女王维多利亚故意安排了欧仁的这场意外,理由是与祖鲁武士遭遇时,陆军少尉凯里和他的部下距离欧仁仅有50码远,但却一枪未发撤回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