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盘虫

羽鳃纲头盘虫科无脊椎动物
头盘虫属(Cephalodiscus)是半索动物门羽鳃纲头盘虫科下的唯一一属,因吻扁平呈盘状,故得名头盘虫。[4]截至2024年,在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的分类标准中,该属在全世界范围内共有18种。[1]头盘虫主要分布在南极圈、非洲南部和欧洲北部的海岸线附近,少数种类在远洋分布,[3]生活在较深的海水中,以柄附在海底,通常多个个体栖居在一栖管中营群居生活。[5][4][6]
头盘虫身体对称,通常体型较小,如十二腕头盘虫(Cephalodiscus dodecalophus)体长仅2~3mm;[7][8]身体分为吻、领、躯干三部分,吻呈扁平状,即头盘;领的背部有腕状突起,其上有触手;躯干不长,呈囊状。[4]
头盘虫具有一定的医用价值,如吉氏头盘虫 (Cephalodiscus gilchristi),因其虫体有难以腐烂的结构而在生物演化等方面具有科研价值;[9][10]头盘虫栖管附着在海底的岩石上形成毛发状的“白发石”,有一定观赏价值。[11]
最早的头盘虫属物种发现于1882年,是由麦金托什(M'Intosh)在麦哲伦海峡发现的十二腕头盘虫,[3]最新发现的头盘虫属物种为Cephalodiscus planitectus,于2020年被发现于日本相模湾[12]

历史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