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拱桥是以石质材料为拱建造的桥,是桥梁四大基本型式之一。石拱桥桥梁多有附属小品建筑,如桥头常立牌坊,著名者如北京北海琼华岛前的石拱桥,两端就各有一座规模甚大而美丽的牌坊。石拱桥是世界桥梁史上出现较早、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一种桥型。它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其经久不衰的交通作用。[11]石拱桥这一体系多种多样,在中国桥梁发展史上一经出现,发展迅速,即使在1880年近代铁路公路桥梁工程技术传入中国以后,它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结合现代的工程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取得了更大的发展。[11]石拱桥的特点是运用拱券技术,使构件形成整体结构承重,使用石材作为“拱桥”的主要材料,就其形式分析,石拱桥有单孔桥、多孔联拱桥、敞肩圆弧拱桥等。[12]
石拱桥是拱桥最原始的形态,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罗马人继承和发展了石拱桥技术,在公元前后修建了大量精美的石拱桥。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不早于隋代,但据文献及绘画作品记载最早的拱桥可以追溯到东汉或西晋时期。19世纪初以来,随着钢铁和混凝土的推广使用,石拱桥比重逐渐降低,20世纪以后欧美很少修建石拱桥。中国自赵州桥建成以后1300多年里,石拱桥技术发展缓慢,但新中国成立后,石拱桥发展迅速,跨径最大达到146m。[13]自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钢铁和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出现,石拱桥已逐步为钢拱和钢筋混凝土拱桥所代替。[14] 历史沿革
中国石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