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氏

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
翁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2020年全国姓氏人口中排名第177位。[1][2]
翁姓主要源出两支。上古夏朝时,有位叫翁难乙的贵族,其后代都以翁为姓。这是翁姓中最古老的一支。另一支翁姓起源于周朝周昭王的儿子中,有一个受封于翁山,即现今广东翁源县一带。而其后人就以封地为姓。翁姓和其他姓氏一样,也有一些少数民族为其注入新的血液,如蒙古族镶黄旗卓蒙古特氏改姓为翁。翁姓从一开始便多居住于长江流域一带。从唐代开始,翁姓就是闽、粤一带的名门大族,而在清代时,翁姓开始传入台湾。[3]
翁姓历代名人有先秦时以贩胭脂而富甲一县的翁伯;唐代以《枯木诗》谢绝朝廷征召的翁洮五代时的福建盐铁使翁承赞;元代的翁森;清时有书法家、文学家翁方纲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近现代的翁姓名人还有地质学家翁文灏等。[3]

翁姓介绍

翁姓大部分源于姬姓。相传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下来时双手握拳,别人都掰不开,周昭王亲自去掰,却是应手而开。只见他左手有掌纹象篆文“公”字,右手掌文象“羽”字,周昭王感到非常惊讶,觉得掌纹神奇,就给这个最小的王子起名“翁”,即姬翁。一个初生婴儿起名翁,显得有些老态龙钟,但是古人给儿子命名,是有按形意起名的,不光是贵族,平民亦如此,不然周代古人不会出现那么多怪怪的字作名字,这就是那个时代的起名规则。姬翁王子的后代称翁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