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德(约1322—1356)是元末著名的造反领袖张士诚(张九四)的胞弟,江苏泰州人。他从小跟随兄长以运盐为生,但经常受到大户人家及官长的欺压。于至正十三年(1353),张氏兄弟举兵反元。张士诚出身盐贩,与张士德、张士信及李伯升等率盐丁起兵反元,克兴化。五月,克高邮。次年正月,在高邮称诚王,在高邮立国号大周,年号天祐[yòu]。至正十五年(1355年),由通州(今江苏南通)渡江,克常熟。至正十六年(1356年)二月,定都平江(今苏州),改平江为隆平府。次年八月,降元,受封为太尉,割据浙西。此后六年间,逐年向元输纳漕粮。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春,遣吕珍攻安丰,逼走。张士德的生平事迹与张士诚密不可分,两人均为元末江浙地区割据势力的代表人物。[1][2][3] 基本简介
他在张士诚诸弟中最是强悍有谋,功劳也是最大的;张士诚在淮东站稳脚跟后,又命他率一支军队由南通渡江,开辟了江东的地盘。 至正十六年六、七月间,朱元璋部攻打张士诚部所盘踞下的常州,张士德率数万军队前往增援。朱元璋部将徐达在常州附近对张士德设下埋伏,一举击溃了张士德。逃跑的路上,张士德的马尥[liào]了蹶子,他本人连同两位部将皆被徐达部擒获。 张士德不甘此辱,竟准备偷偷让人告知哥哥:不要同朱元璋妥协,应该投降元军,同灭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