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MOE Key Laboratory of Macromolecular Synthesis and Functionalization),是在高分子学科上,满足理工结合、学科交叉、面向能源信息、人类健康、环境资源等方面需求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隶属浙江大学。实验室主任为李寒莹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杨万泰院士。[1] 浙江大学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12月被批准立项建设,并于2008年5月通过教育部验收。[1]实验室围绕可控催化聚合、微结构与流变学、光电磁功能高分子、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和分离功能高分子五个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及产学研合作。[2]实验室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横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700余项,科研经费达6.0亿以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0余项,发表SCI论文2200余篇,并应邀为Chemical Society Review、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等刊物撰写多篇综述。[1] 浙江大学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以第二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1][3] 历史沿革
浙江大学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 验室于2005年12月被批准立项建设,并于2008年5月通过教育部验收。次年2月,教育部正式任命郑强教授为重点实验室主任,江明院士为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2013年9月,重点实验室通过第一轮评估;次年6月,教育部正式任命郑强教授为重点实验室主任,江明院士为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主任。2020年1月,重点实验室通过第二轮评估;同年10月,教育部任命李寒莹教授为重点实验室主任,杨万泰院士为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主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