槭树(学名:Acer L.)别名枫树,是无患子科槭属乔木或灌木,落叶或常绿。[1][2]槭树的冬芽具多数覆瓦状排列的鳞片,或仅具2或4枚对生的鳞片;叶对生,具叶柄,无托叶,单叶稀羽 状或掌状复叶,不裂或掌状分裂;花序伞房状、穗状或聚伞状,由着叶的枝的几顶芽或侧芽生出;花序的下部常有叶,稀无叶,叶的生长在开花以前或同时,稀在开花以后;花小,绿色或黄绿色,稀紫色或红色,整齐,两性、杂性或单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或异株;萼片5或4,覆瓦状排列;花瓣5或4,稀不发育;花盘环状或褥状或现裂纹,稀不发育;生于雄蕊的内侧或外侧;雄蕊4-12,通常8;子房上位,2室,花柱2裂仅基部联合,稀大部分联合,柱头常反卷;子房每室具2胚珠,每室仅1枚发育,直立或倒生。果实系小坚果常有翅又称翅果;种子无胚乳,外种皮很薄,膜质,胚倒生,子叶扁平,折叠或卷折。[3] 槭树科本科3属,全世界槭树科植物有200余种,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及热带山地,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北缘均有分布。槭树是中国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热带山地森林的建群种和重要组分,适宜于混交林或灌木丛环境,仅少数种类占据天然林的顶层。[4]中国是世界上槭树种类最多的国家,截至2019年,已知槭树有151种,中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黄河中,下游各省,东北南部及江苏北部,安徽南部也有分布。槭树多生于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地,在山西南部可高达1500米。[3] 槭树的观赏价值由叶色和叶形决定;就叶色而言,常见的种类中,秋叶红艳的有鸡爪槭、三角枫、五角枫、秀丽槭、五裂槭、三峡槭、关东槭、三花槭等;秋叶黄色的有梓叶槭、元宝槭、青榨槭等;春叶红艳的则有红槭等。有些品种如红枫叶色常年红艳;而小叶青皮槭叶柄或叶脉出现异色,两色槭叶片上面嫩橄榄绿色,下面淡紫色。[3] 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落叶或常绿。冬芽具多数覆瓦状排列的鳞片,或仅具2或4枚对生的鳞片。叶对生,具叶柄,无托叶,单叶稀羽状或掌状复叶,不裂或掌状分裂。花序伞房状、穗状或聚伞状,由着叶小枝的顶芽生出(下部具叶)或由小枝旁边的侧芽生出(下部无叶);花序的下部常有叶,稀无叶,叶的生长在开花以前或同时,稀在开花以后;花小,绿色或黄绿色,稀紫色或红色,整齐,两性、杂性或单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或异株;萼片5或4,覆瓦状排列;花瓣5或4,稀不发育;花盘环状或褥状或现裂纹,稀不发育;生于花盘内侧、外侧,稀生于花盘上;雄蕊4-12,通常8;子房上位,2室,花柱2裂仅基部联合,稀大部分联合,柱头常反卷;子房每室具2胚珠,每室仅1枚发育,直立或倒生。果实系小坚果常有翅又称翅果;种子无胚乳,外种皮很薄,膜质,胚倒生,子叶扁平,折叠或卷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