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襄公-快懂百科
宋襄公(?-公元前637年),子姓宋氏,名兹甫,宋国商丘(今河南商丘)人,春秋时期宋国第20位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宋桓公嫡子[a],宋成公之父。公元前650—公元前637年在位,在位14年[1]。 宋襄公继位后,其兄公子目夷仁德,任为左师。目夷辅佐宋襄公治理国家,宋国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1]宋襄公八年(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zhū]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齐国人里应外合,拥立齐孝公。此后,宋襄公意图继承齐桓公的霸业,与楚国争霸,遂于宋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39年)两次举办诸侯会盟,第二次会盟期间于盂地被楚国囚禁,后经鲁僖公调停下才被释放[2]。宋襄公十三年(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讨伐郑国,与救郑的楚兵展开泓水之战。宋襄公讲究“仁义”,等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最终战败受伤。宋襄公十四年(公元前637年)伤重而死,后葬于襄陵。其子王臣即位,是为宋成公。[2]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宋徽子世家》评价:宋襄公虽然败于泓水,其君子之风值得赞美,没有损伤中国礼义,是可以提倡的,宋襄公有礼让的美德[1]。 人物生平
让位与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