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928年建于北京的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Institute of Zo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是以动物科学基础研究为主的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以野生动物和模式动物为研究对象,开展现代动物学研究,服务于人口健康、农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国家重大需求。[1]现任所长乔格侠[2]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静生生物调查所、1929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和1929年成立的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1950年,中国科学院接收了三个研究所的部分资料、标本和设备,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室和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1]1962年,昆虫研究所与动物研究所合并成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6]
截至2023年10月,动物研究所正式职工461人,离退休人员332人,在站博士后145人,在读注册博士和硕士研究生830人,另有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的研究生近200余人。[1]其中院士专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3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19人。[5]

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静生生物调查所、1929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和1929年成立的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