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阴符七术

鬼谷子著作
道藏编著《鬼谷子》下卷,有人称为外篇。"本",是根本的意思;"本经",主要讨论精神修养。"阴符",强调谋略的隐蔽性与变化莫溯,有很浓厚的道家色彩,历代对它的注解都不在少数。
《鬼谷子》上中卷十四篇(今存十二篇),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本经阴符七术》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
《本经阴符七术》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1]

养生思想

养生之道,“得养生焉”中国古代养生学的思想主要根源于《老子》、《庄子》的养生理论,注重养性修德、养气、主静、制欲,再经道教人士吸收,发展为注重生命、追求长生的养生思想,并包含丰富多彩的养生实践活动。鬼谷子养生学说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养生理论之一,《东周列国志》指出世传鬼谷子的四门学问之一就是“出世学”,即“修真养性,服食引导,病延年,冲举可侯。”[a]但这些仅是传说,真正能代表鬼谷学派养生理论的,主要在《本经阴符七术》篇中,讲求修道养德,调神养气,并提出仿生导引、动静相宜的养生方法,包含着浓厚的道家养生理念,并对后世道教养生思想起着重大影响,下面简要归纳其中的养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