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火腿

云南省著名地方特产之一
宣威火腿,又称为“云腿”或“宣腿”,中国“三大名腿”之一,因产自云南省宣威市而得名。[1]宣威火腿以“色、香、味、形”四绝为其特色,[4]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适中;切开断面,香气浓郁,色泽鲜艳,瘦肉呈鲜红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头略显桃红,似血气尚在滋润。[5][6]
宣威火腿作为知名的滇菜食材,有着超过1000年的历史和300多年的成名历史。[1]其历史可追溯至明代。20世纪初,浦在廷等人发起集资,兴办“宣和火腿公司”,并引进机械设备制作火腿罐头。随后,“云南宣威浦在廷兄弟食品罐头有限公司”成立,宣威火腿于1923年参加广州等地赛会,受到各界好评。[2]孙中山先生曾为其题词“饮和食德”,[7]从此宣威火腿名声大振,远销东南亚和港澳地区,现在还出口至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8]
宣威火腿的腌制时间每年从霜降开始到立春结束,主要又集中于冬至小寒期间。其腌制方法是将本地猪宰杀后,挤尽淤血,放盐揉搓。然后再经过腌制、发酵、风干等过程,次年端午节后腌熟。宣威火腿吃法多样,可炒、蒸、煮而食,也可切块烧烤至焦黄,以排出肉表腊味,再洗净煮熟,切片食用,色、香、味俱佳。讲究的吃法是用砂锅煮熟而食,这样更能品尝到宣威火腿的美味,其汤色清亮、味道鲜甜,肉质红嫩细腻。[2][7]
宣威火腿在1915年的国际巴拿马博览会上就荣获了金质奖,成为云南省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名特食品之一。宣威火腿制作技艺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