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

唐代东渡日本的高僧
1
4
鉴真(公元688年—公元763年),唐代高僧,日本律宗初祖,亦称“过海大师”“唐大和尚”,受到日本人民的深切爱戴,被称之为“天平之甍[méng]”。[1]
鉴真出生于唐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2]俗家姓名为淳于。其父亲为居士,所以鉴真在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就被其父送到扬州大云寺(后改为龙兴寺)。唐长安元年(公元701年),鉴真向其父请求出家,后随智满禅师成为沙弥。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鉴真在大云寺从光州道岸律师受菩萨戒。为了传律授戒,弘扬佛法,鉴真率弟子跨海东渡,不辞辛苦,在经历前五次失败的基础上,第六次东渡成功。期间不幸双目失明,最后终于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不仅传授戒律,弘扬佛法,还建造了日本历史上第一座律宗寺院——唐招提寺。唐招提寺建筑群是鉴真及其弟子留下的杰作,采用唐代最先进的工艺,增添了日本天平时代艺术高潮的异彩。并且而且为日本人民传医送药,将唐朝先进文明带到日本。[1][3]
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鉴真因为积劳成疾,在日本唐招提寺面向大唐扬州方向坐化。消息传出,日本朝野和佛门都为之震惊惋惜。日本朝廷遣使臣专程赴唐报丧,并给予鉴真很高的评价,授予鉴真日本佛界的最高僧职。鉴真为建立、完善日本授戒制度,开创日本律宗作出重大贡献。[4]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