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庆(1869年-1957年),字梦琴,福建人,厦门大学创校校长。[1]
1892年,林文庆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内科学士和外科硕士学位,他曾为英国爱丁堡皇家医学会会员、日本京都医学会会员、比利时根脱医学会通讯会员、英国医学会马来亚分会会员。他又是一位成功的金融家和企业家,被陈嘉庚誉为“南洋橡胶之父”,曾获香港大学名誉法学博士。1921年7月4日,林文庆出任厦门大学校长。从新加坡抵达厦门当晚,他便召开师生谈话会,宣言要把厦门大学办成一所“生的非死的、真的非伪的、实的非虚的大学”。[1]1927年,厦门大学资金不足,林文庆捐出全年工资6000大洋,还专门回东南亚募捐。1934年,他更是不顾年事已高,再次率团前往南洋募捐,一年中几乎半年在海内外为厦大奔波,挨家挨户筹措经费。在南洋,林文庆与伍连德、宋旺相并称为“海峡华人三杰”。[2] 人物生平
林文庆(1869-1957)是个传奇式的历史人物,一生多姿多彩。他是一代名医,又是勇于开拓的企业家;是雄辩 滔滔的立法议员,也是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家和教育家;是忠实的新加坡国民,不知疲倦地为侨居地华人请命,又是赤诚的民族主义者,始终心系故国,支持中国的维新变法并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他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我国辛亥革命史上和新加坡华人史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1893年,创办新加坡第一所女子学校。1904年创办英皇爱得华医学院,被授名誉院士。他发明治疗“香港脚”药水后,取名“A·U”(厦门大学英文简称)。他曾任新加坡立法院华人议员、市政府委员、内务部顾问,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副会长。1911年代表中国先后出席伦敦“第一次世界人种代表大会”和德累斯顿“世界卫生会议”,一度还出任伦敦中国公使馆的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