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寿彝-抖音百科
白寿彝,男,字肇伦,又名哲玛鲁丁,回族。1909年2月19日出生于河南开封,是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民族理论工作者。[1][2] 白寿彝5岁即读私塾,12岁考入外国教会在开封办的圣安德烈中学。1925年,白寿彝考取上海文治大学,次年转学河南中州大学。1929年,白寿彝在燕京大学国学研究院攻读中国哲学史专业。[6][4]1938年至1949年,白寿彝先后任教于广西桂林成达师范学校、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中央大学等学校。[2]1949年7月,白寿彝教授从南京中央大学到北京出席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会议,并受聘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授。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白寿彝教授登上天安门参加了开国大典。1953年,白寿彝教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7年,白寿彝教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1964年,白寿彝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之后又连续担任第四、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列席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6]1971年,白寿彝开始二十四史点校工作。[1]1980年,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出版。1989年,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第1卷《导论卷》出版。并于1999年将《中国通史》22卷全部出版。[5]2000年3月21日,白寿彝在北京逝世。[1][3] 白寿彝主要专著有《中国交通史》《中国伊斯兰史存稿》《中国回教小史》《回教先正事略》《中国通史纲要》《穆民文选》《回回民族的新生》《回族人物志》《中国史学史》《中国史学史教本》《史学概论》《历史教育和史学遗产》《学步集》和《史学新论》《中国通史》等。[4][5]同时,白寿彝在民族史方面,提出回族是中国境内形成的民族,在中国通史方面,他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分期问题、疆域问题、土地所有制问题、分配问题、阶级关系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和论述。在中国史学史方面,其首先提出了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任务是要阐明中国史学发展的规律和民族特点、研究范围和内容应包括历史理论、历史教育、历史文献学、历史编纂学,历史的两重性和历史认识的辩证发展等。[9]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