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女症是一种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厌恶,表现为对女性化、女性倾向及与女性相关事物的厌恶。这种现象既有社会遗传的影响,也源于对贵族情结的依恋和现实欲望的不能满足。厌女症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包括性别歧视、社会排斥、敌意、诋毁或贬低妇女、性客观化、剥夺妇女的权利、对妇女的暴力、父权制、男性中心主义、男性特权等方面。尽管厌女症在男性中最为常见,但它也存在于女性之中,并被女性用来对抗其他女性,甚至自己。厌女症在古代的很多传说以及很多宗教中都存在,不少西方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也被认为有厌女症。
起源
“厌女症”(misogyny)是广泛存在于文学、艺术、现实和种种意识形态表现形式之中的病症,表现为对女性化、女性倾向以及一切与女性相关的事物和意义的厌恶,并“把妇女,尤其是妇女的性,当作死亡与痛苦,而不是当作生命和快乐的象征。”(琼·史密斯 Joan Smith《厌女症》)。 保守道德观向来对女性言行十分敏感,一方面高调赞美女性对传统规范的遵从,指望个别的遵从样板救赎整个社会伦理;另一方面则对逾矩者严厉谴责,将之视为“礼崩乐坏”、“人心不古”的标志而痛心疾首,无论是赞美还是谴责,背后都是双重标准的保守道德,而谴责则是一种歧视性的潜意识——厌女症的典型症状:通过对女性道德,尤其是性道德的苛刻检查和恶毒围攻维护男性中心的传统价值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