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猿

灵长目
醉猿(Dionysopithecus)是一种史前灵长目,生活在中新世的中国及巴基斯坦。1977年在中国江苏省北部泗洪县的中新世下草湾组的灰白色泥质团块状的砾岩层中发现了这类化石的残破左上颌骨,保留第一至第三上臼齿。醉猿的化石最初是由李传[kuí]于1978年在中国江苏的双沟发现。醉猿最初被认为是属于原康修尔猿科,但更多的化石发现显示醉猿的牙齿更像树猿,故被分类在上猿科中。

形态特征

醉猿的上臼齿轮廓近于正方形,与树猿(Dendropithecus)的相似,而欧洲同时代的长臂猿类祖先上猿的上臼齿较宽。醉猿臼齿的结构较简单,不象上新猿那样有许多次级沟脊。三个臼齿的相对大小与长臂猿类相同,以第二上臼齿最大,第一上臼齿略大于第三上臼齿。三角座上的三个齿尖为近丘形尖,彼此远离,由低、长而显著的脊相连,形成较深的三角凹。

演化历史

醉猿的化石属于中新世早期,比原康修尔猿的更早。不过学者一般都不认为醉猿就是现今长臂猿的祖先,而是介乎猿与人类之间的分支。有些学者认为醉猿的祖先是生活在非洲,并迁徙至欧洲演化为上猿。而上猿亦进而扩散至亚洲,成为醉猿及宽齿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