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天文博物馆-快懂百科
上海天文博物馆(shanghai astronomical museum)坐落在上海西南郊的历史名山——佘山之巅,它的前身是有着百年历史的佘山天文台。1872年,天主教的巴黎耶稣会传教士在上海建立了徐家汇天文台,从事气象、天文和地磁等观测、预报。1900年,又在佘山新建一座天文台,安装了从法国购置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它在当时是亚洲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在上一世纪伴随中国和西方的几代天文学家度过无数不眠之夜,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天体照片。直到80年代上海天文台自行设计制造了更先进的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这架“世纪望远镜”才逐渐退出从科研第一线。 发展历史
原佘山天文台的主楼是始建于1898年的法式优秀建筑,2002年被上海市政府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该楼长期失修,在本次大修之前已是破旧不堪。所幸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共同承担起了保护这个历史文物并促进其焕发新生的责任。经过多年论证,上海市科委于2003年底正式投资兴建“上海天文博物馆”,并将其列入上海市府2004年十大科普实事项目和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提升改造 项目之一。与此同时,上海市文管委也拨款协助上海天文台开展对这个百年主楼的历史性整修。经过近一年的博物馆建设和4个月的主楼大修。 上海天文博物馆地处上海市松江区西佘山之巅。其前身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于1900年建造的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佘山天文台,是中国最古老的近代天文台,1962年更名为上海天文台佘山工作站,成为一个重要的天文科研基地,二十年前工作重点逐渐转向文物保护和科普教育工作,1999年被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04年,上海天文台佘山站以百年老台为基础,建成了独具特色的上海天文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