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箴(1831年一1900年7月22日),谱名观善,字相真,号右铭,晚号四觉老人,江西义宁(今属江西修水县)桃里乡人,清朝晚期名臣,陈氏五杰[a](修水五杰)之一。[2][1]
陈宝箴出身耕读世家,早年入读私塾,因诗文俱佳而闻名。咸丰元年(1851年)他参加乡试中举,时逢太平军屡败清军,陈宝箴随父亲陈伟琳办理团练,抵抗太平军,得到地方乡绅赏识。咸丰十年(1860年),陈宝箴入京参加会试,名落孙山,期间在京结交易佩绅、罗亨奎等名士,曾帮助易佩绅缓解其军队的粮饷困难。之后,陈宝箴先后投靠湘军统帅曾国藩、江西知府席宝田为幕僚,湘军攻陷南京后,他协助席宝田击溃太平军余部。之后,陈宝箴因功入仕,调升湖南候补知府,平定苗民起义。光绪年间,陈宝箴历任湖南展沅[yuán]永靖道、河北道道员,为官期间安定社会化秩序,严惩地方恶霸,治理水患,培养人才。光绪八年(1882年),陈宝箴擢[zhuó]为浙江按察使,后因对朝廷重用清流派的行为非常不满而遭免职。光绪十五年(1886年),复任广东任巡捕局事,后任湖北按察使,成功打击湖北当地长期存在的拐卖妇女犯罪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