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藻德(1605-1644)是明朝状元和政治人物,字师令,号清躬,出生于今北京市通州区。他擅长辞令,有辩才,深通崇祯的谋略,总能迎合崇祯的心思。他曾担任礼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等职务,崇祯十七年二月被任命为内阁首辅,但仅当了一个月。他没有建立任何功绩,仅倡议百官捐助。明朝灭亡后,他被李自成军队俘虏,勒令输金,最终受刑而死。他虽然有才无德,但是他的才华和深谙崇祯的心思使他得以在政治上升迁。[1] 人物生平
魏藻德(1605—1644)直隶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人,字师令(一作恩令),号清躬。崇 祯十三年(1640)状元,授修撰。其人擅长辞令,有辩才,且深通崇祯的谋略,故总能迎合崇祯的心思,官至礼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 崇祯末年,在李自成步步逼近北京的情况下,崇祯急于筹集军饷,命官员捐款"助饷",魏藻德为保住其家财,率先表示家无余财,反对崇祯征饷,征饷之事未见其成果而草草了事。
崇祯十七年,在北京城内外交困之时,魏藻德临危受命,成为内阁首辅,李自成兵临城下之时,崇祯问他有何对策,一向口若悬河的他选择了闭口不言,崇祯再问,你只要开口,我立刻下旨照办,魏藻德跪在地上,屁股撅得老高,一声不吭。崇祯气疯了,一脚踢翻了龙椅。...三天后,北京陷落,崇祯自缢,明朝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