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灯

一种冷阴极气体放电灯
霓虹灯(Neon Light),又称氖灯,是一种特殊的低气压冷阴极气体放电灯[3]。霓虹灯因其具有色彩丰富[6]、亮度高[8]穿透力[12]、节能环保[12]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广告招牌[8]、建筑物装饰[8]、舞台布景[10]、汽车照明等领域。[6]
1750年,F·霍克斯比利用玻璃泡壳外的静电现象做成第一个人造辉光放电管[13]1898年,拉姆赛发现注入真空管的稀有气体不但开始导电,而且还发出了极其美丽的红光。[7]1907年到1910年,克洛德林德两位科学家成功发明了液态空气分馏技术。1910年,世界上第一支商用霓虹灯由法国科学家克洛德亲手打造。[12]
经过玻管成型、封接电极、轰击去气、充惰性气体、封排气孔老炼等工艺制作的霓虹灯,[6]一般有透明玻璃管、粉管两种制作形式。[14]霓虹灯管是一个密封的玻璃管,两端装有电极,管内填充有低压的惰性气体,如氖、氦、氩等。当高压电场施加在霓虹灯管两端的电极上时,管内的气体分子被电离,即气体分子被剥离成电子正离子。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这些电子和正离子在电场中加速移动,并与气体原子发生碰撞,激发出更多的电子,形成气体放电现象。这个过程中,多余的能量会以光子的形式发射出来,即产生了霓虹灯的发光现象。霓虹灯发出的光的颜色取决于管内填充的气体种类和气压。[4][6][11]

发展历史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