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缭

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理论家
尉缭(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后成为秦国国尉,著名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1]清代学者沈钦韩在《汉书疏证》中认为,《战国策》中所记载的顿弱与尉缭是同一人,文献学家赵逵夫先秦史学家杨宽也都持有相同观点。[2]
尉缭在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到秦国,向秦王嬴政献计以贿赂各国权臣的方式打乱六国联合计划,从而得到了秦王的赏识和礼遇。[3][4][5]尉缭在与秦王接触后认为其缺少仁慈之心,想要离开。秦王在客卿李斯的建议下提升其为国尉,以此留住尉缭。由此,尉缭成为秦国国尉。但尉缭主张尽量减少战争对社会的危害,不符合秦王较为残酷的军政观念,故尉缭没有过多地参与秦统一六国的征战,也因此在历史上的记载相对空白。[3][1]
尉缭子》是尉缭的军事著作,[3]全书共5卷24篇,其中前12篇论述了政治观和战争观,后12篇论述了军令和军制。尉缭在书中提出了以经济为基础、农战相结合的战争观念,并制定了具有战国时代特色的军中赏罚条令,是研究先秦军事制度的重要历史资料。[4][5]秦汉史学家林剑鸣在《秦史稿》中评价其为秦国杰出的军事家之一。[6]

人物生平

尉缭生卒年不详,名缭,是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