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大鼓(别名:京音大鼓、小口大鼓),是中国曲艺曲种之一。在清末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经艺人改革后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1][2] 京韵大鼓发源于清末民初,早前被称为木板大鼓,因以鼓、板为伴奏乐器而得名。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北京成立曲艺公会后,遂正式统一名称为“京韵大鼓”。[1]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京韵大鼓发展的巅峰时期,形成了以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为代表的三大流派。后又经过逐渐演变、发展,形成了五大流派:刘派、白派、张派、少白派、骆派。“京韵大鼓”的代表作品有《单刀会》《战长沙》《博望坡》《闹江州》《黛玉悲秋》等。[3][1] 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