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巢

中国清代男画家
居巢(1811年-1865年),原名易。字士杰,号梅生、梅巢、今夕庵主等,室名有“昔耶室”、“今夕庵”等。广东省广州府番禺县隔山乡(今广州市海珠区)人,原籍江苏扬州宝应县中国清代晚期画家,被称为“岭南画派启蒙祖师”,与居廉并称“二居”。
居巢从小得到父亲指教,善作诗词和金石书画。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居巢赴广西按察使张敬修幕僚,后由张敬修保举任同知。张敬修在广西历任柳州梧州等地知府,这使得居巢有机会游历广西各地,领略山川风景,潜察默会,使绘画大有进步。在广西期间,居巢与画家宋光宝孟觐乙有密切交往,这两人擅长画写生花鸟,作品生动形象,色彩明快,对居巢的花鸟画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咸丰六年(1856年),居巢辞官回到广东,与他的弟弟居廉住在东莞张家可园,园内种满了各种花草,兄弟二人对景写生,取得了丰硕成果,开创岭南画派的先声。[1]
居巢的传世作品有道光三十年(1850年)所作的《花果图》轴、同治四年(1865年)所作的《五福图》轴,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至同治二年(1863年)所作的《人物花鸟扇册》共十五页,藏于广州美术馆。居巢另著有《昔邪室诗》《烟语词》《今夕[ān]读画绝句》等作品。[2]

人物生平

居巢原籍为江苏扬州宝应县,先辈来粤做官,遂落籍番禺隔山乡。居巢生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其父居棣华字石帆,长期在广西为吏,后为郁林州判,卒于官。约道光十四年(1834年),居巢侍父宦游广西,客居桂林。其父逝后,家贫,全仗时任广西巡抚梁章巨接济为生。后与堂弟一起成为时在广西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东莞张敬修的幕僚,并随其征战两广、江西等地,因而与张敬修、张嘉谟叔侄产生深厚的友谊。咸丰六年(1856年),张敬修以兵败受伤回籍养病,居巢随其回到广东。咸丰九年,张敬修在粤东镇压太平军有功,复任江西按察使,居巢随后也有江西之行。咸丰十一年八月,张敬修致仕回乡,居巢也随其返粤,寄居可园。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张敬修去世,临终前专门叮嘱张嘉谟善待居巢。张敬修死后,居巢携弟重返广州故里,营建庭园。在原屋的基础上,又建了“今夕庵”“紫梨花馆”“啸月琴馆”,并在园中种植了素馨瑞香夜来香鹰爪茉莉、夜合、珠兰鱼子兰、白兰、含笑等十种花木,常年香气四溢,遂命名为“十香园”。居巢与居廉再在此设馆作画授徒。1865年,居巢在十香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