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1956年建于上海的博物馆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简称:市群艺馆),也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古宜路125号,[3][4]是由上海市政府设立的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机构,隶属于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于1956年12月30日建馆,馆长为吴鹏宏[5][a][6][2]
“文革”时期,市群艺馆遭到严重摧残,被“四人帮”在上海的代理人撤消建制,解体时间长达七年之久。粉碎“四人帮”之后,经过拨乱反正,1979年3月8日,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正式恢复市群艺馆建制。[7]恢复建制后,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历经过多次搬迁,从黄浦路20号(现俄罗斯领事馆馆址)、到长乐路788号(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故居),到黄陂北路226号(现历史博物馆),再到复兴中路597号(现文化广场)。[8][6]2010年,市群艺馆新馆馆舍落成,并于2011年5月正式建成面向市民开放。2021年12月30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建馆65周年。[8]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舍建筑面积19105.8平方米,共有四个楼层。[1]主要负责组织指导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业余文艺创作、培训群众文化在职干部和业余文艺骨干,为基层文化机构提供各种文化辅导和内容服务,研究群众文化理论、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5]2021年11月18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入选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拟命名一级文化馆公示名单。[9]

历史沿革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以下简称市群艺馆)于1956年12月30日成立,时任副市长金仲华等领导出席开幕式。首任馆长由市文化局副局长钟望阳兼任,常务副馆长丰村主持日常工作。[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