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碗坨-抖音百科
碗坨又称碗脱或碗秃等,山西传统的面食小吃。[1]碗坨是用荞面同水揉到一块儿,加热熬成粥糊状,晾凉以后即成,可凉拌和拌炒。[2]食用时有凉爽、清香、光滑可口的感觉。[3]主要有分类有柳林碗坨,平遥碗砣,保德碗砣等。[2][1][4] 平遥碗坨由清朝厨师董宣发明,拥有百年历史,[a]因慈禧太后西逃时的赞赏而声名鹊起。柳林碗坨则传说源于明末李自成起义,其制作方法从熬煮面糊发展为蒸制,且受外国传教士影响,食用方式由筷子夹取变为 刀叉扎取。[3][1] 命名来源
碗坨又称碗脱或碗秃等,因为它用小碗蒸熟后晾凉,可从碗中脱下。团、脱、秃,音节相似,故有多名。[1]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