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心理学探索

存在心理学探索
《存在心理学探索》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亚伯拉罕·马斯洛创作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62年。该书收录了作者1954年到1960年间发表的14篇重要演讲稿、论文,经作者本人认真修订和扩展,汇成此书,是马斯洛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他1954年写的《动机与人格》一书的续篇。

内容简介

该书共六编十四章。第一编为“更广阔的心理学领域”。其中第一章分析“一种新的心理学”的基本假设;第二章讨论存在主义哲学对心理学的启发。第二编为“成长和动机”,其中第三章分析缺失性需要与成长性需要之间的区别;第四章讨论安全与成长之间的关系;第五章阐述认知需要与畏惧动机两者间的关系。第三编为“成长与认知”,其中第六、七章讨论高峰体验时的存在认知特点;第八章讨论存在认知可能导致的副作用;第九章分析人的“抗拒类化”的特征。第四编为“创造性”,其中第十章讨论自我实现者的创造力特点。第五编为“价值”,其中第十一、十二章讨论价值及其与成长、健康的关系;第十三章提出健康即是超越环境,依内心的指引而行动。第六编为“未来的任务”,其中第十四章探讨成长和自我实现心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命题。

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美国心理学家。出生于纽约一个犹太人家庭。1934年于威斯康星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7至1957年在哥伦比亚学院、1951至1969年在布朗西斯大学任教,并任心理学系主任。196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70年去世。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主要著作有:《变态心理学》(1941)《论动机》(1943)《自我实现的人》(1954)《动机与人格》(1954)《在人的价值中的新认识》(1957)《科学的心理学》(1966)《存在心理学探索》(196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