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昧朔

中国画家
苏昧朔(1900-1966),原名苏融和,别号睡螺居士,出生于浙江平阳县腾蛟带溪,后定居于平阳县城西坑口。他是平阳地区的艺术家,被称为“三苏”之一。[1]苏昧朔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绘画领域,尤其擅长人物画和民间风俗画。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尤其是对底层民众生活的描绘。苏昧朔的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其中包括温州市博物馆的《蓬岛传经图》《恒河度法图》和《八仙过海图》等。[2]

个人经历

苏昧朔生于1900年,家庭背景贫寒,父亲早逝。他在艺术教育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是中国美术教育史上早期的大学生之一。1926年,他毕业于上海美专,曾在该校接受刘海粟、姜同书等老师的指导,最初专注于西方绘画,后来转向中国画的学习。毕业后的苏昧朔曾在多个学校担任教师,包括上海浦东中学、瓯海中学温州中学、浙南中学、平阳中学、鳌江小学和金乡小学等。
随着“九·一八”事件的发生,苏昧朔放弃了教职,转而通过售卖自己的画作谋生,并偶尔教授学生。他的学生中有许多后来成为知名画家,如刘旦宅、林曦明等人。因此,苏昧朔享有“温州人物画家泰斗”的美誉。1990年,为了纪念苏昧朔,林曦明特别在温州举办了“苏昧朔诞辰90周年纪念画展”。

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