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瓯

盖瓯
盖瓯是一种形似倒置的钟状茶具,顶部配有盖子,底部设有茶垫。最初作为官宦家庭招待客人自行斟茶饮用的器具,因其出水迅速且易于清除残渣的特点,也被潮州地区的人们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宾客较多而忙碌的情况下[1][2][3]

历史沿革

盖瓯的早期记载可以追溯到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其中提到“(上有下皿)”意为小瓯。同一书中还记载,“瓯”指小盆。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对此进行了补充说明,指出这是杨雄《方言》中提到的“瓯甂”。这些记录表明,盖瓯及其类似形式的茶具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名称。例如,在苏杭地区被称为“盖茶碗”,而在潮汕地区则称为“盖瓯”。

用途

盖瓯常用于泡茶,尤其在清朝时期非常流行。由于其设计使得添加茶叶或清理茶渣变得简单快捷,同时能够保持温度和清洁度,因此受到了泡茶爱好者的喜爱。尽管如此,在功夫茶具中,相对于茶壶来说,盖瓯的地位并不像后者那样尊贵,通常被视为一种临时使用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