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铭彝(1907-1999)是中国现代戏剧活动家、话剧和电影评论家,出生于四川江津。他于1923年就读于江津中学,1926年到上海攻读大夏大学和上海大学。1927年,他入南国艺术学院,开展戏剧运动。1932年,他任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书记,同时参与建立左翼电影、音乐组织。1935年被捕,次年获释,参与“重庆救国会”,任《新蜀报》编辑。抗战爆发后,他参与导演话剧《保卫芦沟桥》,影响了重庆大批青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他当选为中华戏剧界抗敌协会理事。1942年,《戏剧月报》在重庆创刊,他担任编委。同年,中国艺术剧社成立,他担任艺术委员。解放后,他曾担任重庆中华戏剧专科学校校长,后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人物简介
中国现代戏剧活动家、话剧和电影评论家。四川江津人。
人物生平
1926年考入上海大夏大学,后转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1928年进南国艺术学院。1929年创立摩登社,深入大中学校发动学生演剧,为后来的左翼戏剧活动开辟了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