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1973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简称高能所[1],是中国从事高能物理研究、先进加速器物理与技术研究及开发利用、先进射线技术与应用的综合性研究基地,为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粒子加速器分会,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会,中国毒理学会纳米毒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子散射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开创并推动了中国的粒子物理实验、粒子天体物理实验、粒子加速器物理与技术、同步辐射技术及应用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发展。[3]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称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1973年2月,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在原子能研究所一部的基础上组建高能所。[3]1981年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物理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7]2013年2月高能所成立分支机构—东莞分部。[10]
截至2024年3月,研究所有管理部门9个[11],研究部门7个[12]技术支持部门4个[13],异地科研单元2个。[14]研究所有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00余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9][3]研究所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6],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8],专业硕士授权类别2个,专业硕士授权领域2个。[1][7]

历史沿革

研究所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