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学洢[yī](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散文作家。[1]魏学洢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2][3] 魏学洢虽是含恨离世,但其千里泣血救父的故事感动了天下人,都称其为“魏孝子”。魏学洢亦好学善文,曾因思念父亲,写下了《怀思赋》,亦著有《茅檐集》八卷存于《四库全书》。《虞初新志》中其所著《核舟记》一文还入选了中国中学语文 教材。[2][3] 人物生平
魏学洢在七岁时就能作诗,生性孝顺。曾经有一次不小心摔下桥,断了脚,也不敢大声喊痛,唯恐父母担心受怕。年少时,曾和父亲魏大中一起到帷萧寺苦读,生活清苦,效法范仲淹日夜吟诵。 成年之后,以擅长写文章闻名于乡里之间,而他所做的赋更是精妙,颇 受大家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