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岱江

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
1
4
李岱江,男,1933年12月31日生于山东省莘县,曾就读于阳谷县安乐师范学校,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工小生,国家一级演员,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吕剧代表性传承人[2][7][8][9][10]
1951年,李岱江考入聊城专区文艺工作队,1953年调入山东省吕剧团,入团后,在基本功、表演和唱腔等方面得到了田菊林、李海亭等人的指教,[4]后来他参加了在济南大观电影院的第一次公演,在剧目《井台会》中扮演魏奎元,《小姑贤》中扮演王登云。1955年冬,李岱江随团参加赴朝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演出任务。1956年底,赴长春电影制片厂,参加舞台艺术片《李二嫂改嫁》和《借年》的拍摄工作。1958年,李岱江赴福建慰问解放军。1959年,为郭沫若演出《借亲》,郭沫若还写了一首诗《看吕剧团演出<借亲>书赠》,次年,为毛泽东主席演出《借亲》。[3][9]
1963年,李岱江参与了香港电影制片厂影片《姊妹易嫁》的拍摄,为剧中人毛纪配唱。1964年,晋京汇报演出现代戏《沂河两岸》,饰演支部书记李永春,并进入中南海为朱德总司令演出《沂河两岸》和《龙凤面》,还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为周恩来总理演出了《沂河两岸》。[3]1965年,他与吴萍等联袂主演的戏曲电影《两垅地》在中国大陆上映。[11]“文革”结束后,李岱江活跃在企业、农村、部队和城镇的舞台上,还于济南剧院山东剧院演出了《香蒲》《钗头凤》等剧目,同时把实践经验通过授课、辅导等方式传授给青年演员,他教授的徒弟中有滨州、潍坊、东营地区的吕剧团团长,部分已成为国家一、二级演员。[2]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李岱江广采博取,积极探索,以其纯净的嗓音,清晰的吐字,流畅的行腔,确立了吕剧小生声腔的行当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演唱艺术风格,他曾被中央广播电台誉为“吕剧三杰”之一。1989年10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嘉奖令,对他在吕剧艺术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予以表彰,1993年由国务院颁发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0]

人物经历